做了兒子的點心,當然也少不了女兒愛吃的章魚燒,以前還在台灣時,女兒就非常喜歡吃章魚燒,每個周末逛夜市,可以吃到章魚燒是她最期待的事,我也喜歡看著小販用尖錐子,將一顆顆章魚燒翻滾出來,翻滾中還傳來陣陣的香味,幾年前在烘焙材料行買了一組章魚燒模,女兒想吃就會做,加入的材料也不一定要章魚,蝦仁、魚丁、培根或是單純只放蔬菜都很好吃,家中沒有章魚,就來做改良口味的蝦仁燒,再加入一塊起司塊,吃在嘴裡,濃濃的起司香,味道真不錯,麵糊的部份用鮮奶來調,口感營養都加倍,平常看小販在操作,都是麵糊和材料分開放,但在家裡做的量不多就和蔬菜先混合,也可省一道手續,我覺得高麗菜多一點好吃,所以這次的量又多放了一些,家中沒章魚燒模的人,混合所有材料就用煎的也可,但起司塊就不要加或切碎一點混在麵糊裡.
目前分類:中日點心 (120)
- Feb 26 Fri 2010 05:43
起司蝦仁燒
- Feb 04 Thu 2010 04:24
土司蔬菜炸(土司邊變古早味點心)
兒子不愛吃土司邊,每次做三明冶,一定要我幫他去邊,相信很多小孩也都不喜歡土司邊稍硬的口感,每次去掉的土司邊,丟掉又好可惜,最後也都吃進了我的肚子裡,說實在的,土司邊真的不太好吃,吃一兩根不太覺得,吃一堆時,真的食之無味,該想想如何大變身,讓人看不出它是土司邊做的,~Dala~土司邊搖身一變成為古早味點心(菜炸),各位就來看看,魔法媽媽怎麼變?
- Jan 25 Mon 2010 11:09
薏仁乳酪地瓜燒
- Nov 10 Tue 2009 14:45
芒果奶酪
最近天氣很反常,都已經11月,氣温比上個月還高,女兒說天氣熱,好想吃冰冰涼凉的東西,她很喜歡布丁、奶酪類的點心,甜甜的奶香,軟嫩滑順的口感,讓人一吃就上癮,布丁以蛋為主,利用蒸或烤讓它凝固,而奶酪是以鮮奶為主,再添加明膠(gelatin)讓它凝結,做法比布丁容易多了,暑假回去買了一些吉利丁片,今天就來做奶酪,上面淋上酸酸甜甜的芒果的醬汁,讓口味更多變.
- Jun 01 Mon 2009 01:49
粉腸
相信很多住新竹的人都不陌生,新竹市大同路與英明街角,有一家新大同飲食店,這不是什麼大飯店或是高級餐館喔!這是一家親切的小吃店賣的是米粉麵食和熱湯及小菜 ,從我有記憶以來就知道這家店,從一間不起眼的平房 到現在的五層高樓,是一家幾十年的老店,店內除了有名的貢丸.燙花枝.米粉等,還有一樣是我很喜歡吃的美食,就是粉腸,在腸衣裡灌了瘦肉及地瓜粉調成的粉漿,再經過水煮的一種食物,搭配店內特調的蒜泥醬油,真是絕配,豬肉的鮮香滑嫩再加上粉漿軟軟QQ的口感,好吃又特別喔!曾在其他地方吃過,味道及口感,感覺不大一樣,而且顏色較深,雖然都叫粉腸,但各地的做法或許有些不同.
- May 29 Fri 2009 03:12
台式肉粽
- May 28 Thu 2009 01:30
台南潤餅捲
傳統美食潤餅,也是我從小就喜歡的小吃,餡料飽滿的潤餅,吃起來就是這麼的滿足,咬一口,蔬菜拌著花生.香菜香,爽ロ又好吃,在電視上看到介紹台南的潤餅捲,包入的材料和北部的潤餅,真的有很大的不同,除了豆芽,其他材料和我平常所吃的都不一樣,在潤餅內包入炒麵.鮮蝦好特別喔!還有一樣是我意想不到的食材,就是南瓜,這麼奇妙的組合,令我心動不巳,心動不如馬上行動,買了材料就來做囉!
- Apr 16 Thu 2009 00:47
豌豆黃
「豌豆黃」是北京傳統小吃,相傳是慈禧晚年最愛吃的甜點,口感細膩、入口即化,豌豆黃的做工手續繁雜,豆泥要濾得細,水份要恰當,火候要正好 ,才能做出上好的豌豆黃,是相當精緻的點心,這道點心十多年前,曾在京兆尹吃過,京兆尹是台灣首家以中國精緻宮庭餐及點心聞名,在Eupho Cafe 的網站中找到豌豆黃的做法,寫的很詳細,連材料也有介紹,黃豌豆(yellow split peas)在部份美國超市可以買到,因為有英文名字所以我很容易就在Sprouts Farmers Market 找到(是散裝用秤的),材料買到了,今天就來做北京小點心-豌豆黃.
- Apr 04 Sat 2009 01:12
糯米腸
糯米腸也是受歡迎又好吃的中式點心,記得以前在台灣時,在傳統市場經常都可以看到,外型粗粗的糯米腸,切片後沾著甜辣醬或海山醬來吃,香香QQ的味道很不錯,今天就用較簡單的方法來做,不用生米去炒,而用煮熟的糯米飯及料來拌,不只快速方便也不用擔心米心不透,家中剛好有一鍋肉燥,就用它來拌炒糯米飯,在華人超市只有圓糯米,而沒有找到長糯米,不過倒是有看到泰國糯米,長得像長糯米,沒買來試過,不知道ロ感和熟悉中的長糯米是否一樣,還是用熟悉的圓糯米來做,圓糯米需要的水量較少,我試過很多次, 用電子鍋煮糯米,糯米4杯( 電子鍋附的量杯)入鍋中略洗,水只要加到刻度三就可以了,煮出來的飯軟硬度剛好,煮好後再和肉燥拌就是好吃油飯,灌入腸衣內再蒸過就是美味的糯米腸,糯米腸做成一小節一小節的形狀,切開後夾入煎的焦香的香腸,又成了夜市小吃-大腸包小腸,真是美味又多變.
- Mar 29 Sun 2009 14:32
蜜地瓜
周末想做些甜點給小孩吃,就利用冰箱現有的紅心地瓜來做蜜地瓜,這也是在夜市中經常都可以看的到的小吃,以前在台灣時,只要有去逛夜市也都會買給小孩吃,要做出外Q內軟的蜜地瓜,就是要經過數次風乾,讓表皮變Q,原理有些像在做鐵蛋,重覆風乾讓表皮變乾帶點韌度,家中做的量不多,就不用重覆撈出風乾,只要煮開,熄火放涼再重新開火煮,熄火放凉,重覆上述動作3-4次,直到糖汁快收乾,我用麥芽膏和冰糖來煮地瓜,因為麥芽膏和冰糖較不甜,又能讓蜜地瓜看起來外表光亮.
- Mar 28 Sat 2009 01:25
蚵仔煎
蚵仔煎可說是台灣最受歡迎的小吃,在全省各地都可看到在賣蚵仔煎的攤子,這也是我很喜歡的美食,除了新鮮的蚵仔外,番薯粉也是使蚵仔煎美味的另一個重要關鍵,將粉漿以適當比例加水勾芡後,做出的成品口感就能又黏又Q,搭配小白菜及雞蛋,吃的時候,再淋上以甜辣醬、番茄醬、海山醬、味噌等熬成的醬汁,有了以上各種材料的搭配,讓原本平凡的蚵仔煎也變得精緻美味了,那種甜中帶鹹、鹹中帶辣的繽紛滋味,口口都教人回味無窮,在美國可買到用玻璃裝的生蠔或是冷凍的蚵,都可以拿來用,冷凍的要事先解凍才能用.
- Mar 27 Fri 2009 05:19
紅豆餅(車輪餅)
紅豆餅有人叫它「車輪餅」,是日本人發明的,日文叫做「大判燒」,是許多人共有的甜美記憶,自從日據時代傳入台灣後,漸漸成為大街小巷常見的小甜點。現在的紅豆餅已經不只有包紅豆餡了,各種口味競相出爐,有甜的有鹹的,在台灣大街小巷都看得到賣車輪餅的小攤販,由兩塊餅皮合而為一的車輪餅,外表泛著金黃顏色,餡料飽滿,趁熱吃濃郁的口感令人難忘,不但擄獲無數小朋友的心,連大人都難以抗拒,還記得以前在台灣時,好吃的餅,要排隊、要等候,縱然夏天西曬陽光炙烈,卻都還趕不走想吃紅豆餅的強烈意願,每次買餅我最愛看老闆轉動著大烤盤,在小而圓的餅皮中,想盡辦法擠入一大糰內餡,接著用尖尖的工具努力把餡擠入麵皮中,滿滿的餡兒把餅撐得圓鼓鼓似飛碟,雖然口味變化多,但我還是喜歡紅豆口味.
- Mar 09 Mon 2009 00:56
棺材板
棺材板是台南有名的小吃,這名字乍聽之下,有點嚇人,不過當您品嘗過它獨特的風味後,你將會對它的名字一樣的永難忘懷,在品嘗美食的同時,也讓我們細細地品味這「棺材板」的故事,棺材板始創於在沙卡里巴當地賣鱔魚意麵.八寶滷飯的廚師許六一先生,年輕時代的許六一先生,對於烹調有極高的興趣。台灣剛光復後,西餐也隨著美軍的駐地零星地散佈在南台灣。許六一先生因曾習於西餐的烹調,而匠心獨到地發明了棺材板,所以不論它的取材土司以及吃的工具刀叉,都可說是極具西方的色彩,而棺材板的起名,又有一段極為有趣的故事.
- Feb 28 Sat 2009 02:45
水果芋香煎餅
- Jan 24 Sat 2009 01:37
炸鹹水餃(炸元寶)
這是在港式飲茶經常都可以看的到的炸鹹水餃,炸的脆脆帶有Q勁的外皮,加上飽滿的內餡,蠻受大家的喜愛,在過年拿來當一道點心也很不錯,外型像元寶,代表著財源廣進,有些人過年包水餃就是有相同的含義,鹹水餃的內餡,可依個人的喜好做改變,不想用炸的,拿來蒸也可,為了增加粿皮的Q度,也比較容易包饀,一般都會取出部份粿粉糰,放入滾水中煮熟,這熟粿糰就稱為粿婆或粄媽,再將粿婆加入生的粿粉糰中,搓揉成光滑狀的粿糰,再來包餡.
- Jan 10 Sat 2009 01:46
章魚燒(TAKOYAKI)
章魚燒(TAKOYAKI)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日式小點心,在台灣只要在人口聚集的夜市,都可見到它的蹤影,可見是多麼的受歡迎,熱呼呼的丸子灑上美乃滋.海苔粉及柴魚片,味道真是棒,十多年前在台灣就有章魚燒,經過這麼多年,大家對它的喜愛依然不減,章魚燒起源於兵庫縣的明石燒,最原始的明石燒是一種混合雞蛋.麵粉及湯汁做成的丸狀點心,1930年中期,瀨户內海的章魚漁獲量十分豐盛,就將受歡迎的明石燒加入章魚,也就是章魚燒的開瑞.
- Dec 06 Sat 2008 00:50
鮪魚香酥餅
今天來點不一樣的中式點心,好吃又不難做,這餅吃起來香酥可口,加上我的秘招,可讓你們做起餅來,輕輕鬆鬆,少洗很多油油的鍋具,這道點心也可當成宴客飯後點心,學起來過年又多一道私房料理,材料取得容易,鮪魚罐頭好吃又方便,家中放個幾罐,想做隨時就可做.
- Oct 30 Thu 2008 02:08
簡易豆花
- Sep 25 Thu 2008 01:05
地瓜球&地瓜圓
每次回台灣逛夜市,小孩總會吵著要買地瓜球,一口一個,邊走邊吃好享受,在美國想吃這些家鄉小點心就只能靠自己,試做幾次抓到了要領,其實不難,而且揉一次地瓜粉糰,還可做出兩種不同的料理,是不是很值得,可炸可煮成地瓜圓甜湯,若一次做太多還可冷凍,留著下次煮.